■ 赵丹 韩伽罗
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变化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该项价格调查旨在准确把握农产品价格走势,为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完善和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对此,笔者结合基层调查工作实践,浅谈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调查,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定时定点定人”开展调查
定时开展调查工作。一是细化制度理解和平板操作学习,吃透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把准调查农产品的具体品种、类型、品质,坚持同质可比原则精准开展调查。二是按照制度方案每月24-26日作为采价时点的要求,结合实际确定调查日,并根据居民消费习惯选取当天市场顾客多、成交量大的上午9点至11点作为采价时段,确保数据代表性。三是主动避开采价点销售繁忙的时间段,避免遇到购物人员较多时摊主忙于生意不愿抽时间配合的情况,“错峰”高效开展实地调查,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定点进行价格采集。一是科学选取采价点,挑选销售种类齐全、价格公道惠民、购买量大有代表性的摊位作为调查点,加强统计调查宣传,做好工作开展铺垫,并鼓励单位干部职工去采价点购买日常生活所需农副产品,获取“成交价”的同时进一步拉近关系,营造良好调查环境。二是主动出示统计调查证取得信任,并通过发放统计法宣传彩页等方式,争取调查对象理解重视和配合。三是耐心沟通了解价格变化,引导摊主深入交流行情,并结合观察消费者购买等方式获取“到手价”,确保数据真实反映集贸市场农产品消费情况和价格趋势。
定人确保工作衔接。高度重视店铺摊位路线分散难记、月度调查频次较高、人员频繁变动易导致平板操作不熟和工作衔接不畅等难点,保证调查工作稳定性。加强AB岗互学互促,通过共同开展调查和交替独立调查相结合,保持与各摊主的联络,从而保证工作不断、数据不乱,始终做到“脸熟”“门清”“定位”采准价格。
“对月对类对势”加强审核
对照月度数据加强环比对比。一是调查前立足上月导出数据建立纸质调查表,分调查点和农产品种类列明指标项目和对应的上月同日价格数据。二是调查时纸质调查表和平板电脑同时填写录入当月调查数据,现采现审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环比变化,对变动幅度大的农产品及时询问相应调查点变化原因。三是结合集贸市场内同调查种类的其他摊贩反映情况,加强即录、即审、即报,确保调查实效。
对照调查种类加强趋势对比。在现场调查粮食作物价格基础上,加强与种粮大户的沟通,从本地粮食价格全局做好数据审核。对活猪、仔猪、活牛、活羊等畜禽类农产品,重点审核活牲畜价格变化与相应肉价变化趋势是否一致、仔猪是以断奶待育肥为标准还是以体重为标准出售、活牛是黄牛为主还是淘汰奶牛和公奶牛为主、公母肉羊和不同种类价格平均水平如何,并同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种植、养殖户深入交流,多渠道深层次把准变化原因。
对照市场形势加强行情对比。调查对象习惯于随供应商供应价涨跌而涨跌,节假日前后更是一日一价,经常解释为上游供货商价格波动或随行就市,提供的变化原因信息有限,制约调查服务水平提升。对此,重点围绕价格波动明显且摊贩不清楚原因的数据,与住户、农业、畜禽有关专业和临近市县队强化行情信息交流,对比住户记账户农产品出售价格、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出栏价格和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数据,立足地区价格形势综合分析,重点核查异常价格、长期不变价格,加强合理性评估,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青铜峡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