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历史发展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2、“投保资助”型3、“福利国家”型4、“国家保险”型5、“储蓄保险”型二、填空题: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目标是,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2、19世纪末,德国新历史学派(亦称讲坛社会主义者)的、等人提出了福利国家理论。20世纪初,英国费边主义者设计了“福利国家”的蓝图。3、1912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财富和福利》一书,1920年又把该书扩展为《》。4、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35年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5、社会保险并不等同于商业保险,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为、、、、、。6、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包括、、、。三、选择题:1、东欧和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的型社会保障模式。A、“投保资助”B、“国家保险”C、“福利国家”D、“储蓄保险”2、为全体英国公民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的是。A、庇古B、凯恩斯C、贝弗里奇D、罗宾逊夫人3、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的社会保障法规是.A、《劳动保险条例》B、《社会保障法》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D、《社会保险暂行条例》4、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规定保障公民的生存是政府的义务。
A、旧《济贫法》B、新《济贫法》C、《公共健康法》D、《退休金法》四、论述题1、为什么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安全网?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以劳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的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同时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的原则。3、“福利国家”型: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责。4、“国家保险”型:由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管理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受保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与劳动贡献挂钩,社会保险待遇偏高。5、“储蓄保险”型: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
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的公积金额以内支付。二、填空题:1、国家或社会、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相应的社会立法2、施穆勒、布伦坦诺、韦伯夫妇3、福利经济学4、德国、美国5、属性不同、作用和对象不同、权利和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管理体制不同、保障水平不同、立法范畴不同三、选择题1、B2、C3、A4、B四、论述题1、因为市场经济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应无法正常进行:①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家庭保障能力削弱,社会保障显得非常重要②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会发生贫富分化,为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对穷人给予救助③市场经济发展呈周期性,对经济萧条时期的失业者,必须给予求助④市场经济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素质的培养需要社会承担⑤由于疾病和其他原因不能劳动的人,只有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解决这些人的生活问题。因此,市场经济也是风险较大的经济,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抗风险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应运而生的。2、(1)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883—1934),德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1979),1935年美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3)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4)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计划出台3、(1)“投保资助”型:缴费人包括国家、劳动者和雇主;享受人口劳动者为主;主要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2)“福利国家”型:缴费人主要是国家;享受人包括全体居民;主要代表国家为英国、瑞典。(3)“国家保险”型:缴费人只包括国家和企业;享受人包括全本工人及其家庭;主要代表国家为前苏联和计划体制下的中国。(4)“储蓄保险”型:缴费人包括雇主和雇员;享受人必须是会员;主要代表国家是新加坡。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一、名词解释:1、新历史学派2、“相对福利”论3、贝弗里奇计划。二、填空题:1、英国的“全民福利型”经济制度包括等。2、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3、美国老年、遗属、残疾保险的资金来源包括、。三、选择题:1、认为一个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收入水平,而且取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的学者是。A、庇古B、施穆勒C、米香D、贝弗里奇2、供给学派的理论主要成为时期的政策制定的依据。A、里根8、克林顿C、布什D、罗斯福3、在英国实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相是。
A、撒切尔夫人B、邱吉乐C、布莱尔D、四、论述题简述凯恩斯的社会保障思想。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历史学派:19世纪以施穆勒和布伦坦诺为代表人物,主张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在进步文明的社会中,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凡是个人劳动不能达以或不能顺利达到的国家都应帮助实现,其主要是对抗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主张。2、“相对福利”论:美国福利经济学家米香认为,人们不仅关心他们收入的绝对水平,而且更关心他们收入的相对水平,即他们在社会收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3、贝弗里奇计划: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勋爵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份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的长篇报告,制定了一整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计划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等。
二、填空题:1、退休养老金、保险和就业服务、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服务、社会救助、全民医疗保健服务、免费教育。2、老年福利、医疗保障、失业保险3、工资税、社会保障收入税、信托基金投资利息、联邦政府财政补贴三、选择题:1、C2、A3、C四、论述题:凯恩斯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中,阐述了他的社会保障思想。书中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还提出了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等观点。凯恩斯的这些主张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重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第三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二、填空题:1、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2、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包括、、2、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包括、、3、社会救济可以归结为两大类:4、社会保险应包括下列项目:、、、、4、社会保险应包括下列项目:、、、、、死亡社会保险等。三、选择题:1、现收现付制情况下,储蓄率是。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一定2、预提积累情况下,储蓄。A、下降B、上升C、结构变化D、不变3、在现收现付制情况下,劳动者容易选择。
A、提前退休B、推迟退休做按时退休D、不愿退休4、国民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不包括。A、社会保障基金积累B、所得税C、农产品经济资助口、关税四、论述题:1、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有哪些?2、为什么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3、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表现在哪里?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其一定收入补偿,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平。2、社会救济:是指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二、填空题:1、社会保险、社会救济2、稳定社会功能、保障功能、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3、贫困救济、灾害救济4、老年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疾病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三、选择题:1、B2、C3、A4、D四、论述题:1、①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②保障功能③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经济稳定发展④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2、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①这是因为它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即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②它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包括劳动者在全部生命周期中发生的使他们失去工资收入的生、老、病、伤、残、失业等所有风险。③它所占用的资金也是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最大部分。3、①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现行现付制影响储蓄总量;预提积累制影响储蓄结构。②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现收现付制情况下,人们选择提前退休;预提积累制情况下,人们选择增加劳动年限;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出现自愿失业。③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实现劳动者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收入再分配;实现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④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和消费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可以对国民收入在积累和消费方面进行自动调节,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平衡发展。第四章社会保障水平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水平2、社会保障负担系数3、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二、填空题:1、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包括2、社会保障水平曲线发展的“三阶段”包括3、目前,各国的社会保障的范围划分主要包括三个类型:三、选择题: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就业政策。A、“高就业、低福利、低工资”B、“高就业、高福利、低工资”C、“低就业、低福利、低工资”D、“低就业、低福利、高工资”2、社会保障水平一般以来表示。
A、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DPX100%B、社会保障支出总额/财政支出总额又100%C、社会保险支出总额/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又100%D、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社会总消费支出额义100%3、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A、与工作相联系的保障制度B、普遍保障制度C、依靠经济状况调查的保障制度D、综合性保障制度四、论述题1、社会保障水平的含义及其制约因素是什么?2、如何测定和评价社会保障水平?3、指出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水平:一般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并以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衡量。2、社会保障负担系数:是指一定时期社会保障支出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3、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二、填空题:1、动态性、刚性、存在一个“适度区域”2、前社会保障时期、社会保障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社会保障水平回落时期3、与就业相联系的保障制度、普遍保障制度、经过经济情况调查的保障制度三、选择题:1、B2、A3、A四、论述题: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一般以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其制约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社会结构制度年龄与人口结构历史、人文特殊因素2、①指标:Sa/GDPX100%②依据: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丫=人・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