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权培培(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 车放(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当前,受到疫情尚未结束的影响,在线上课由辅助变成了主体,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崭新挑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改进在线备课和教学模式
在线上课不同于线下课堂,在授课方式、课堂内容、互动效果等方面均有非常大的区别,有不少教师在网上反映,自己没有线上教学经验,需要从头摸索,对授课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广大教师需要尽快学习掌握在线上课技巧,提升网课教学质量。目前,学校在线上课主要为视频模式,分为直播和录播两种,其制作方式和效果均不同,教师需采取对应的策略。
直播模式按照正常课程表在家上课,需要一间安静的屋子,保持教学环境不受干扰,上课前对网络、电脑、手机等硬件设施,做好充足的测试工作,将所需要的直播平台、电子课件等准备好。直播上课的时间较短,教学形式要生动有趣,教师要与学生做一些互动沟通,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关注度,避免分心,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集中、精炼,还可以结合疫情、社会状况等,把灾难当作教材,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并与课本知识融合,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升道德品质、科学素养等水平。
录播模式应将知识重点、内容讲评等作为主要部分,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文案,按步骤录制、剪辑,尽量多花时间制作精品课程,提高录播课程的吸引力。录播模式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有些教师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可以选择与其他教师合作录制,或者选择免费在线课程。
兼顾在线上课的效率与公平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间、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社会对教育公平关注度极高。近年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网络已覆盖绝大部分乡村,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98.4%,为实现大规模在线教育创造了条件,并可以进一步破解教育公平难题。在线教育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教师应充分利用网课优势,兼顾在线上课的效率与公平,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
学生居家学习、上网课需要具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但由于城乡网络速度、信号强度、稳定性、上网设备性能等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在线上课的效果也不同。而且,现在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上网条件不足,无法保障在线学习。
因此,教师应采取分层指导和分层作业的方法,对具备终端和网络条件且学业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外,推送拓展学习资源。对具备终端和网络条件但参与性不高、持续性不足的学生,督促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对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学生,采取电话联系,布置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律性、自主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学习进度、学习成绩不一样,教师应对学生居家学习进行分类教学指导。对条件具备、学习积极的学生,进行提高式学习指导;对条件具备但学业水平不高的学生,进行巩固式学习指导;对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学生,要指导做好兜底式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