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滑手在滑板的时候,也许最无奈的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候,你会发现滑板的地方渐渐的围起了雪桩。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被一群脚上穿着带轮子鞋的人来告知:“我们要上课了,请你们去别的地方滑板。”
成功占领一片广场
这些人一般被来“上课”的孩子们称作轮滑老师。他们大部分都以在各广场举办轮滑教学为业。滑板的时候我们也会听到他们对小朋友的家长说的这项运动的好处。
因为场地使用问题,滑板党和轮滑党会频繁的发生摩擦,所以在大部分的地方我们会发现,慢慢的场地上会演变出一条三八线-----一侧是围着桩绕圈的轮滑培训班,另一侧是滑手们肆意跳跃的空间。
在大部分可以玩地区,轮滑人数经常是滑板人数的数十倍。于是广场上经常滑板人会被轮滑大军所包围,比如早年小编经常喜欢到关上森林公园滑板,但因为轮滑人数越来越多,小编不得不选择在他们“上课”之前练习滑板,或者转站其他地方。更让人待不下去的原因是他们那些OLD SCHOOL到工地的音乐,还总喜欢用一个超大功率的广场舞音响重复播放,实在让人头痛。
广场舞式大音响箱+你听不懂的音乐
除了滑板和轮滑之争,轮滑内部也经常出现严重纷争。
曾新浪体育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拿着一只装水泥用的编织袋,走到西城广场一角。那里,很多孩子正在练习轮滑。
男子对着孩子们说:「你们退到边上去!」然后就从编织袋里拿出几只啤酒瓶,往地上砸,很快,地上散步了玻璃渣。
而这块地,本来是属于「B轮滑俱乐部」的。
砸啤酒瓶的肇事男子姓冯,是一位无业游民,他是「A轮滑俱乐部」老板的朋友,因为听说「B轮滑俱乐部」占地太多,所以帮朋友打抱不平。
实际上,杭州西城广场上会有一条条分界线,在这块广场上一共有4家轮滑俱乐部存在,其中只有「A轮滑俱乐部」是有营业执照的。以及,这些俱乐部的轮滑“老师”们并没有真正的上岗资质。在轮滑教学圈,只要滑的不错,就可以教人,就可以收费。
轮滑应该是这样的
然而规定上,不是这样的。在中国轮滑协会官网上,《轮滑活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轮滑活动从业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有偿」服务。据了解,轮滑全国统一的教练证很难拿到,这项考试有感应器测试,会对轮滑动作精确到1厘米。
广场上教学的轮滑“老师”们,大多没有这张证书。
差异:商业化、门槛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轮滑和滑板是类似的运动,在大众印象里都略带叛逆的标志。甚至很多滑板爱好者,最初也有轮滑的经历。
但几乎混这个圈子的都会认为,滑板和轮滑逐渐走向了两种不同的文化。
最近在国内传的很热的一个话题是「中国滑板项目的委员会将要并入中国轮滑协会」,这自然让滑板者们很不服,但实际上不仅是在国内,国际上,滑板和轮滑也一直抢着地盘。
这得从起源说起。
轮滑起源很早,大约在19世纪初,它的发源地是英国皇室,早期是因为皇宫贵族的青睐才开始逐渐普及。轮滑的组织也成立的较早,1924年,国际滚轮溜冰联合会成立,1952年改为现在的「国际轮滑联合会(International Roller-skating Federation, FIRS)」
滑板的起源则稍晚。大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南加州海滩社区的居民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世界滑板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kateboard Companies IASC)直到1995年才成立。
轮滑来自英国,滑板来自美国。
但是轮滑和滑板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英国而来的轮滑就像英国的绅士斯诺克,有正经的培训课,有商业化的推广。而美国而来的滑板更像是奔放的美式九球,玩起来比斯诺克更刺激,但与此同时,少了一点商业化。
这种低商业化的运营让滑板进入奥运会后出现了一个微妙的情况:负责滑板奥运会项目的话事人,兴许是「国际轮滑联合会」。
目前一共有3个组织来争夺这个话语权,前两者很正常,分别是国际滑板联合会和世界滑板联合会,但另外一家是——国际轮滑联合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国际轮滑联合会(FIRS)是唯一一个被国际奥委会认证过的组织。
国际轮滑联合会(FIRS)
「我们都见过社区里教少儿轮滑的,但教滑板的,从来没有。」
滑板人健哥这样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现在滑板里接受不了这个,没人这么干,基本上都是我可以教你,但是别给我提钱」
小编一直认为所谓的滑板教学其实是把一群喜欢滑板的人聚在一起,多过于教的,是那种一个老滑手对滑板的精神传递。
所以,滑板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与精神,更多的讲情谊,而不谈钱。
滑板不是轮滑
差异:难度、形态
相比滑板,轮滑的难度相对要低一些。这从人群年龄结构就可以看出来,玩轮滑从小学生就开始又,而滑板者会相对年长一些。
滑板者如果能坚持下来,那都是一路摔着成长的。他们的性格中往往就会有那种摔了再捡起板来再干的精神。当然,不是说学轮滑不摔,只是相对摔的少。
除了难度上,轮滑和滑板的表现形态差异也很大,滑板里一个简单的ollie就可以让一个初学者联系很长时间,还有下台等动作。而轮滑虽然有很多戏份,诸如极限轮滑、刹车轮滑和速度轮滑,但在广场上完的大多是平花绕桩,在平地上做文章。
一个滑板手练成一个新招需要的时间,动辄几个月,长则数年。漫长的入门期让滑板圈筛去了那些喜欢装酷扮帅的人。而轮滑则是一年时间可以学会一箩筐的把妹神技,相对而言,轮滑圈是个更浮躁的圈子。
我不想跳广场舞
但是轮滑有滑板所不具备的优势——国家支持。
2016年6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上有一篇《改变突破教育部加快转变学校教育发展方式》的文章,里面写道:「经中国教育部审定,轮滑已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选修课中。」
不仅如此,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积极发挥“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系列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此前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包括滑板在内五项运动纳入2020东京奥运会正式项目。在多项利好政策推动下,以青少年为主的轮滑、滑板市场的确有着很多政策扶持。
政策背后,南京被推为了「世界轮滑之都」。他们提出规划,要培育5所以轮滑为主题的阳光学校,甚至要创建了一批轮滑网点学校。
轮滑的商业化已经很严重,如今又加入了政府元素。的确轮滑如果要进一步普及的话,从广场娱乐培训走向校园,是合理的。青少年轮滑培训需要更专业,在培训、赛事、器械、场地、从业人员上都需要更专业。
只是,如此的轮滑会变得越来越像表演,他们不再是极限运动了。
广场上的三八线,很容易抹去,但轮滑和滑板却沿着极限运动的分界线渐行渐远。
为了爱,用力滑
为了不让你对滑板的未来绝望,
特此貌似献上图片1张,供君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