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国内,阿里巴巴旗下的产品“钉钉”是疫情期间最大的赢家,那么在国外,同类型的软件Zoom则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据悉,Zoom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云视频会议企业,专门销售企业级视频会议订阅服务,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加州圣荷西,主要为企业用户提供视频通讯和视频会议等相关业务;2017年1月,这家公司获得了红杉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D轮融资,其总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因为疫情的缘故,Zoom的日均在线用户在3个月内从1000万暴涨到超过2亿人,登上苹果应用商店的免费榜首位。
不过火爆的同时,也暴露了Zoom软件自身的一些不足—用户视频遭大规模泄露。据一位安全研究员发现,云存储上至少有1.5万个Zoom会议视频,可以供任何人观看。这些视频还广泛存在于YouTube等视频平台。
信息曝光后,用户反映强烈。《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纽约市部分学区已经禁止使用视频会议平台教学。而受该事故影响,4月6日,Zoom的股价大跌4.1%。
虽然泄露事故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Zoom的热度始终不低。Check Point研究人员发现,自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已经有1,700多个新的“ Zoom”相关域名被注册,其中25%的域名是在上周注册的。
在查询zoom相关信息的时候,我们发现,目前Zoom公司官网启用的是一枚.com.cn后缀的域名—zoom.com.cn。与品牌最为契合的域名zoom.com,则只是作为跳转链接被启用。
Whois信息显示,Zoom.com注册于1999年,有“放大、嗡嗡作响”之意,可适用的行业和终端范围比较广泛。2018年12月,Zoom公司被曝重金买下了这枚域名,不过具体的交易价未对外公开,当时有业内人士猜测其成交价很有可能高达七位数美金。后续有爆料称,Zoom公司为购买该域名花费的金额在201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超1355万元。
看到这里,可能一些对域名行业不太了解的小伙伴,可能就要问了—花千万买一个域名真的值得吗?
事实上,一个好域名能够体现品牌形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现实生活中像Zoom这样千万愿意斥重金收购品牌域名的企业,比比皆是。例如,京东斥3000多万巨资,拿下了官网域名JD.com;Indigo Books & Music(靛蓝图书和音乐公司)花费大约270万美元(1700多万元)买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