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版本管理
小程序并不像服务端那样区别线上和线下版本,而是有开发版、体验版、线上版。
如果只是开发后端逻辑功能,可在三个版本中任意一个进行测试,如果是开发前端功能则需在相应的开发版/体验版进行测试。
三者具体区别如下:
包大小:
二维码:体验版保持不变,开发版30min后失效需重新生成。
案例实操
前期准备
微信版本号需在6.3.27及以上,低于提示升级。
QA需申请对应小程序体验者权限&开发者权限。
小程序开发版、体验版、正式版;小程序AppID,项目地址&名字;明确小程序本次测试入口&版本。
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小程序开发助手】, 可方便快捷的预览和体验线上版本,体验版本以及开发版本。
测试点
授权:目前已实现静默授权,即用户首次访问小程序,主动获取微信授权,通过获取openid,生成转转uid,并存储昵称、头像等信息。后续用户若杀掉小程序重新进入,无需重新授权。
功能:与端内正常测试功能无异。
缓存:功能需求后,此时就需要关注缓存情况(微信给每个小程序提供了10MB的本地缓存)。页面切换时,可能会将上一个页面的数据带到下一个页面展示。对于账号切换、版本发布等带来的缓存,目前解决方法是简单粗暴地将小程序删掉,重新进入生效。
还可从代码层面解决缓存问题:
性能:开发版和体验版自身带有vConsole性能面板。
分享功能测试:分享到好友列表&生成海报页分享到朋友圈;用线上/测试/开发版分享给好友,落地页就是相应的线上/测试/开发版;朋友圈识别跳转都是线上版;所以在测试过程中若涉及到扫码跳转,就需借助【小程序码测试工具】。
层级:M页、toast、弹窗等不受限于层级问题;小程序原生页面超过10层后不能再打开新页面,正常业务流程或闭环容易造成10层问题。
埋点 :测试大致和端内测试流程一样,关注actiontype&pagetype等参数;小程序统计常需区分用户来源渠道,因此还需关注【backup】中的channel、pagechannel、type等参数。
具体规则见微信官方文档:
更新
小程序的启动方式
冷启动——小程序首次打开或销毁后再次被打开。
热启动——小程序打开后,在一段时间内(目前:5分钟)再次被打开,此时会将后台的小程序切换到前台。
相应更新机制
小程序冷启动时,会检查小程序是否有最新版本。如果有则将异步下载最新版本,但是仍将运行当前版本等到下一次冷启动时再运行最新版本。
如果你想现在就使用最新版本则需要调用wx.getUpdateManagerAPI进行处理,具体规则见微信官方文档。
如何测试
开发在编译时设置下一个版本更新模式。
测试坑点
小程序测试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坑,重点需关注:
测试工具
主要为开发者测试工具:
业界参考一般使用Wetest,可以去官方网站查看文档参考与示例。
测试常见问题总结
缓存
更新机制
现在就使用最新版本则需要调用wx.getUpdateManager API进行处理。
End
本文为51Testing经授权转载,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来源于作者。如因内容或版权等问题,请联系51Testing进行删除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