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法律相关规定:已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有相应的责任能力的任何成员在使用微信群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以下行为,群主和信息发布者应按照情节轻重进行区分,分别承担对应的相关法律责任。情节一般,构成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例如:
1、造谣诽谤、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
2、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危害国家安全和危害公众安全;
3、传播淫秽信息;
4、赌博、网络诈骗;
5、假冒伪劣商品推广买卖、毒品犯罪;
6、组织、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传授犯罪方法;
7、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二、微信群的概念与特点
微信群:任何超过三个人的群组,利用微信构成半封闭、半开放的虚拟公共空间。它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甚至支付等功能。每个微信群组成员人数上限为500人。
微信群具有:覆盖传播面广,使用便利、用户群体庞大、传播迅速等特点。
三、从法律和社会两个方面对微信群违法犯罪行为的简要评论
1、 从法律方面看
现行法律规定:
1) 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
他人人格、名誉等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属于造谣诽谤行为。
2) 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组织、实施危害国家安全:①阴谋颠覆政府、
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②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的;③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④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⑤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组织、实施危害公众安全行为有:危害广大 群众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足以使多人死伤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 根据《刑法》第36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
的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40个以上的,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利用互联网建立,主要用于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群组,成员达三
十人以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4) 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聚众赌博或者支付赌资等业
的行为,属于赌博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微信
等网络平台组织、实施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网络诈骗。
5) 生产者或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
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组织、实施虚假推广销售的行为。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组织、实施各种毒品犯罪行为,或提供各种便利的行为。
6)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情节严重的,构成教唆罪。
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人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在主观上故意把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等行为。
由此可见,微信群成员在微信群的言行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按照情节轻重进行区分,分别承担对应的相关法律责任,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
日前,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利用微信群传播淫秽视
频的案件。该案法官认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实施违法犯罪的微信群成员和群主均已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系共同犯罪。依法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2、 从社会方面看
群主对群内信息分享和传播的安全,包括法律安全,应负有直接和全面的责任,这体现了社会方面的需要。根据国内知名的大数据服务提供商QuestMobile(贵士移动)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月活跃用户数突破7亿。基于微信(群)覆盖传播面广,使用便利、用户群体庞大、传播迅速等特点,而目前微信(群)对色情图片、淫秽文字、反动性标语等违法犯罪信息缺乏有效的自动屏蔽功能,微信(群)已成为有害信息的传播捷径之一,大量有害信息在微信(群)中能随意迅速传播,这将对社会伦理道德甚至国家和公众安全稳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微信(群)不能成为法外之地,作为社会成员一份子的群主并不能够因为群组成员发布违法信息已受法律处罚,而自己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社会普遍性可知,平常人都应当充分预见到,法律明令禁止传播的内容,如诽谤性信息、谣言、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暴力和淫秽等违法犯罪信息。因此,群主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自建立群组的那一刻起,群主就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个信息传播分享平台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并随时保持警惕。对于任何微信(群)内成员在微信(群)内发布的违法犯罪信息,对他人造成严重损害和恶劣社会后果的,群主应当和信息发布者按照情节轻重,分别承担对应的相关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微信(群)内传播违法犯罪信息,群主和信息发布者按照情节轻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合法,又合理,充分体现了法律和社会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结合。
四、法律专家建议微信群主如何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