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门诊患者使用什么方法来识别患者身份?”
“卡,姓名,年龄......”
“门诊药房只喊名字。”
......
“两种身份识别,我们除了姓名,还能用什么方法识别?年龄?身份证号?”
......
“对以上问题大家展开积极讨论,最终我们修订了一项工作制度,这是我们创建二甲的一项核心条款。”
“高值耗材上费问题,尤其注意,一定要仔细阅读医疗服务价格中的除外内容。”
“研究收费项目的内涵,避免重复收费。”
“超声刀头如何收费?”
“刀头不能收费......”
以上两组对话是我院的内审员和物价管理两个品管圈的日常活动剪辑。其目的是提高我院服务与质量管理水平和规范物价收费项目。
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是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我院活跃着众多的品管圈。品管圈的活动,克服了以往的管理方式大多由上而下,指示命令。内审员品管圈由各科室除了科主任、护士长外的青年业务骨干组成。物价品管圈由护士长、各科室物价员、医保办成员组成。通过品管圈的活动,由我院真正的从事一线的、有经验的、善于发现问题的基层人员共同拟定解决问题的对策,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我院的品管圈主要解决现场问题。每次活动课题,都通过头脑风暴式的激烈讨论,借助于鱼骨图、查检表、柏拉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通过品管圈,增强了我院职工自主发现工作中大大小小问题的能力,能发现上级无法发现的需改善的问题。
通过品管圈,加强专业知识训练(星星之火中国医院评审实务专项学习、物价管理医保政策学习、医疗服务价格培训等),配合各种质量管理工具,提升品管圈成员能力,不同品管圈,圈圈相套,进而累积我院内众多品管圈的能力,我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得以增强。
通过品管圈,使我院的管理工作,由“点”至“面”铺开,可让许多处“小改善”累积成“大变样”,获得许多有形的改善效益,且让单位与部门间有所联系、沟通与学习、合作,使管理活动由浅入深、由点至面,有利于我院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通过品管圈这个平台使我们树立起了整体组织概念,让全体职工紧密结合、团结合作。提高工作现场管理水平以及员工团队士气。
通过品管圈,大家集思广益,提升了我们的个人能力,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与同事们共同改善工作环境和流程中增强了人际关系,促进了工作环境的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