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品管圈活动推广的四大症结

上网导航 2023-09-03 236 0条评论
摘要: 文/宫晓倩 来源:新华网 我国是输液大国,输液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

医院品管圈活动推广的四大症结

医院品管圈活动推广的四大症结

作者|刘庭芳 编辑|医管通

截止2014年底,我国医疗行业已经开展了20000圈的品管圈活动。毋庸讳言,品管圈活动在数量方面突飞猛进之际,其活动质量自然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品管圈活动的成效。未来医疗行业品管圈活动的推进既需要针对陌生人群进行普及,也需要针对推进过程中的症结进行有的放矢的课题研究,探究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找出针对性的措施,实现从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之路。

品管圈推广过程中的四大症结

由于对品管圈理论和实践运作缺乏深入了解,部分品管圈活动存在着诸如理解的误区、操作手法的误用等一系列问题,其典型的症结则又聚焦在品管圈10大步骤中的4个步骤:主题选定、真因验证、对策拟定与对策标准化。

针对这4大症结,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采取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品管圈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其中调查案例主要来自于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赛前期、第一届和第二届参赛圈组,共收集品管圈样本396例,其中三级医院354家,二级医院42家;问卷调查则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为抽样框,对护理、医疗、医技、行政、后勤岗位上参加过品管圈活动的人员进行分层抽样,发放经过相关专家审核、修正的调研问卷。

在“主题选定”环节,统计分析表明,92.16%的圈组都将评价法作为品管圈“主题选定”的常用方法,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圈组却存在4大误区:评价维度缺失、评价维度定义不统一、评价维度不准确、评价维度缺乏权重。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组在剖析其中原因后,建议在采用评价法进行主体选定时需要创新评价维度,应将“领导重视程度”、“圈能力”、“重要性”、“本期达成性”作为最基本的4个评价维度,同时针对不同的评价维度进行相应的权重赋值,必要时还需引入圈外评价,保障主题选定的科学与合理。

在“真因验证”环节,主要问题有3点:特性要因图不规范、真因验证缺失、查检表设计不规范。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的圈组成员对于品管圈10大步骤的衔接还缺乏理性认识,对于品管圈的某些品管手法如评分法、查检表的运用也并不娴熟。

对此,课题组建议一方面要强化品管圈的规范化培训,促进开展品管圈的圈员能够系统掌握品管圈的原理和各种品管手法的使用;另一方面需要更新观念,开放品管圈活动的范围。

关于“对策拟定”,问题也同样众多:

1)不少的调查样本圈组在拟定对策时并没有完整贯彻对策拟定与分析、对策评价与筛选、对策整合与排序、对策实施计划制定这4个流程;

2)在对策拟定与分析时,或未针对真因拟定政策,或所拟的对策缺乏操作性,或备选的对策方案并不充分;

3)在对策筛选与评价时,要么缺少合理的评价指标,要么评价指标缺少权重或评分标准;

4)缺少对策整合与排序,浪费了圈员的时间与精力,也影响了对策发挥的效果;

5)对策实施计划表中的负责人、时间、地点等信息填写不全,有些圈组成员甚至将对策实施计划表与5W1H法混为一谈。

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组提出要完善对策制订流程、建立标准化的对策评价体系、完善对策整合与排序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于“标准化”方面,研究组归纳出了诸如缺少标准化、标准作业说明操作性不强、流程图不规范等9大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构建了一个涵盖拟定、审查、核准、编码、公布、水平展开、持续修订/废止标准书的医院品管圈的标准化体系。

思考

品管圈虽然着眼于一线工作的现场改善,但却离不开行政部门与医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初次引入品管圈时,笔者曾为此四处辗转奔走,希冀能够获得卫生行政部门、协会机构和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但多被以“不符合国情”等理由回绝,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其实,所谓的唯国情论、唯体制论将一切责任都推咎给国情与体制,为自己的无所行动找到一个充分的借口,但要知道体制的壁垒不是凭空产生,它终究是每个活生生的个人所造就的,而且体制也并非铁板一块,个人的努力完全可以撑开体制的弹性空间,作为品质管理的工具——品管圈也不宣扬以改造体制为使命,它所追求的恰恰是通过个人点点滴滴的力量来改善体制的微环境。

品管圈之于医疗行业远非工具与方法这么简单,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表面上看来,品管圈是一种改善医疗品质的工具,但在一线医护人员的频繁使用过程中,它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精益精神也会融化于医护人员的血脉中,真正成为他们思考和行动中的无意识,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一旦医院全员、全医疗行业都深受这种文化的熏陶,那么医疗行业整体的品质也必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品管圈既是员工自我实现需要的载体,也是医院民主治院的重要手段:在品管圈活动中,一线的员工不再将自己仅定位为自上而下行政命令的忠实执行者,而是现场问题的发现者,更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管理者,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圈员们常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享受自身的创意成为部门乃至全院的制度规范这种无可替代的价值感。对于院方而言,将一线圈员的智慧上升为全院的制度规范,这无形中也是在充分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作用。

品管圈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实现了管理的闭环:当前国内传统的医院管理方式多是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为主,品管圈则立足于一线员工的现场改善,行政管理与品管圈的有机结合,则可以变管理单轨为双规,将管理行为由抽象变为具象,保证管理意图的有效实现。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上网导航本文地址:https://www.90xe.com/post/3566.html发布于 2023-09-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技术导航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