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机器人进入传统媒体的同时,更显得深度文章的重要。
01
机器人写稿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早在2006年,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就开始使用电脑程序写了金融方面的新闻。在随后的几年内里,机器人写作发展迅速,一些自动化写作公司开始崛起,如Narrative Science公司、Automated Insights,Yseop等。
美国算法新闻领域的领先公司 Narrative Science 创始人哈蒙德甚至预测,到 2030 年, 90%以上的新闻将由机器人完成。
机器人写稿被行内看好的原因首先是写稿机器人有“发稿数量多”和“发稿效率快”的优势。
和传统媒体人相比,写稿机器人依靠海量数据和不断演进的算法设计,生成一篇深度报道的时间已经由最初的30秒缩短到2秒以内,能率先在财经、体育新闻中大展身手,到扩展至更多领域。
毕竟写稿机器人生产新闻,可以不依赖于现场采访获取素材,而是通过对现有数据、资料进行快速搜集加工编制而成。
其次,写稿机器人把人类记者从大量而枯燥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以及模式化写作解放出来,能让他们在有限的精力和智慧投入更有挑战性的深度报道中,让他们去关注更复杂、更需要人类思考的现象与问题,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02
而我国机器人写稿,是直到2015年,才在国内行业中真正爆发,并大范围开始“试水”写稿机器人。
腾讯财经创造出腾讯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梦幻写手),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信息和解读传递给用户。
编写的第一篇新闻报道《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是第一次将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的代表作。
随后,今日头条张小明Xiaomingbot跟上步伐,写出里一系列体育、财经、房产等文章,文章都由这些头条号自动放出。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报,张小明6天共生成超200篇简讯和资讯,能完成2秒之内生成稿件并发布,24小时不休息。
新华社也推出了写稿系统 “快笔小新”,实现了采编业务与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适用于体育赛事、经济行情、证券信息等快讯、简讯类稿件的写作。
南方都市报的机器人“小南”,对机器写作、文本实体识别、智能摘要、立场分析、智能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写作领域涉及民生、科技、财经、体育、娱乐、消费等领域。
然而,今日再回头看时,似乎也只有腾讯旗下的“梦幻选手”还没有成为“做梦写手”,依然孜孜不倦的在一些赛事报道、财经短讯和各地的天气预报中进行产稿。
而小明则经历“奥运AI小记者张小明” “AI小记者xiaomingbot” “足球记者小明”的改名旅程,“上岗”的范围以可见速度不断的在缩水。
南方报业“小南”、新华社“快笔小新”的名号也一直流传在“江湖”上。
若不去主动搜索,“江湖”上已经很难再看到这些机器人生产的新闻。
毕竟,这些机器人的出现曾让新闻从业者忧虑:可能用不着多久,文字创作者就要被AI取代,成为被技术淘汰的劳动力。
实际上,记者还是依旧该吃吃、该喝喝,毫无职业末日的迹象。 写稿机器人却似乎都是昙花一现。
03
机器人写稿在它投入新闻生产之初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
由于技术操作依靠软件和算法作为驱动,它被认为无法展现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也就是缺乏深度和个性。写稿机器人尚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只能依据既有的数据和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来写稿,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并提出问题。
因此,其写作、编发的新闻稿件,也多是简单的资讯类新闻,对于复杂新闻事件的报道则只能通过人类的指导来完成。采访,本应该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尤其特稿和人物类稿件,采访更是必不可少。联系采访对象,观察对方,用心感受人物,再对大量资料进行整理,做出取舍。
在传统新闻业务链中,人是主体。记者和编辑是把关人,依靠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感知洞察、经验判断和价值偏好选择特定信息,刊登适合的新闻。
写稿机器人仅适合体育、天气、财经等资讯性较强的新闻报道,而对一些有思想性或形式更为灵活的报道则力不从心。
04
然而写稿机器人真的不能添加温度和情感吗?目前的人类记者也真的就负责到了新闻的深度和高度吗?
从牛媒上拿出一篇文章看时,一些人类记者的深度报道是否看似和写稿机器人不相上下?
随着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已经从运算人工智能、感知人工智能逐渐过渡到认知人工智能阶段。与此同时,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就为机器人写稿奠定了技术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加速,不断拓展了机器人写作的应用边界。
机器人写稿依然是为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虽然早期写稿机器人暂时不能囊括各种新闻报道类型,但它可针对不同类型新闻的特点进行对象化研发,逐步扩展至不同的新闻样式,进而实现与多类型、多领域新闻生产的有效对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不能做到对新闻事实加以深度分析和独立判断,迟早会被机器人取代。
毕竟从长远看,这种趋势对促进媒体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业务水平来说,是件好事。
参考资料
[1] 8月CPI同比上涨2.0% 创12个月新高
[2] 腾讯Dreamwriter:自动化新闻发展之路
[3] 晏青,舒镒惠.建设性新闻的观念、范式与研究展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66-74+93+170.
[4] 刘建明.新闻的算法之谜与传统媒体的智能化[J].新闻爱好者,2018(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