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以新闻真相为基础,做好事实传播,并在此基础上,以官方权威为立场,以群众呼应为关切,做好立场阐释和价值传导。
—这是动听学院的第175篇文章—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降临。在这场公共危机的管理过程中,信息发布的重要性第一次广泛深刻地被社会各界所认知。
如今,一场疫情,新闻发布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一媒体形式的价值。
而新闻发布会上妙语连珠的新闻发言人更是自带光芒,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但是,你真的了解新闻发言人这个身份吗?今天,动听君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突然”火起来的身份。
01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诞生与发展
新闻发言人(Press Spokesman )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 或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事,约见记者或举办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针对有关问题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中国,新闻发布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于改革开放之初。
曾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在其回忆录《外交十记》里描述了当时的场景,“那是1982年3月26日,当时没有专门进行新闻发布的场地,七八十位记者出席,没有座位,大家就站在我周围。”
次年也就是1983年,外交部正式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并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不过,在此后很长时间内,对于除外交部之外的其它部门来说,新闻发布依然显得陌生,直到2003年非典的发生。
那个春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病毒,谣言与恐慌在白色口罩之间蔓延,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也因为疫情发布滞后遭遇强烈质疑。
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的毛群安当时还是卫生部办公厅的一个副主任,分管新闻宣传工作,临危受命,接下了非典期间疫情发布的任务。
从当年的4月初到6月24日,卫生部连续举办了67场新闻发布会,是举办新闻发布会最密集的时期。
“非典”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背后,是疫情直报系统和卫生应急体系的初步建立,中国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也由此开始。
02
逐渐壮大的新闻发言人队伍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信息来源,杂乱信息容易搅乱人们的思想。而新闻发言人可以帮助人们看到权威性的言论,避免小道消息影响社会公众正确判断力。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完善,重大新闻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成为常态。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发言人,用他们的睿智回应各方疑问。
宋树立,2006年卫生部确立“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后的首位女发言人,被称为“知识型”发言人。在与记者电话沟通时,她从来都是不急不躁,语气平缓。每一个向她提问过的记者,都被她随和的气质征服。
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傅莹,可以说是奋战在新闻发言人一线的“老兵”了。“形象气质真好”、“时尚知性”、“端庄飘逸”、“好优雅的女发言人”……这些都是网友对她的赞美。面对记者,傅莹总是淡定自若,回答问题时,喜欢打比喻、讲事实,娓娓而谈,没有官腔。
前段时间刚卸任的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近4年的时间里,主持了近400场记者会,不知道留下了多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在回应美国在抗击疫情上“甩锅”,他引经据典,理性地传递着中国声音,妥妥的“外交男神”。
当然,新闻发布人并不是政府部门的专属。近几年,企业新闻发言人的身影也开始活跃在企业公关、社会传播的大舞台。
随着信息化、媒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要向外界传递自己的信息,塑造自身形象,必定离不开媒体。因此,与媒体打交道的新闻发言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当年上任时,正是有关中石化等负面新闻集中爆发的当口。面对负面舆情,他决定主动出击,公开信息,化被动为主动,改善了企业外部舆论环境,重塑了企业品牌形象。
企业新闻发言人代表的是企业,在面对舆情的时候,尤其要反应迅速,代表企业传达重要信息,保持信息畅通,帮助企业澄清错误言论,维护企业形象。
03
成功的发言人是如何炼成的
在看过那么多发言人的精彩表现,很多人会问,一个成功的发言人究竟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1、优秀的信息整合能力
每一次高效的新闻发布会之前,发言人都需要对已有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找到重点,理清表达顺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言人具备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
2、良好的语言素养
在一场发布会上,不管是回答记者的提问,还是主动向记者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新闻信息,都要靠语言。因此,对于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良好的语言素养是关键。
吐字准确、清晰易懂是最起码的要求,同时,音量、语速、语调也会影响发言效果,比如适中的语速可以给听者留下稳健有力的印象,得体的语调可以让发言取得更好的效果。
3、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技巧
一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还需要掌握一些语言表达技巧。比如借助肢体语言表现情绪,适当节制手势的幅度,彬彬有礼却不咄咄逼人。比如对幽默语言的运用,既可以表现新闻发言人的智慧、敏锐,也能起到活跃气氛、应对意外、反击挑衅等效果。
4、强大的随机应变能力
现场的不可预见性还要求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必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根据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灵活地采取对策;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能够有效地控制住现场。
除此外之外,发言人还需要具备深厚的知识积累、基本的礼仪原则、出色的心理素质、强大的现场控制力等。
而且,很多时候,一场新闻发布会也会需要多位发言人共同参与发布。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发言人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合理分工,发挥出各自的特长,完美化解危机。
04
来一场模拟新闻发布会
一场高效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和提问者要进行激烈的语言交锋和脑力比赛。不管是哪一方,都需要迅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
对于学语言的孩子来说,如果也能够全程参与这样的语言交锋,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逻辑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升。
当然,参加这样的发布会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不妨让孩子参加“模拟新闻发布会”。在模拟新闻发布会上,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化演绎,扮演发布会上的各个角色,可以是发言人,也可以是提问记者,来一场实实在在的脑力风暴。
为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需求,提升全省青少年媒介素养,展示“美丽浙江”建设成果,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小记者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旅游协会联合主办的“我的浙江我的城”——浙江省首届模拟新闻发布会盛典已开启全省招募活动。
本次活动以“我的浙江我的城”为主题,以新闻发布会为表现形式,由全省11地市小记者组队发挥创意、“花式”推荐自己的家乡,展示宣传城市形象,从小记者视角对美丽浙江这一“重要窗口”进行新颖、丰富、独特的呈现。
欢迎全省各地思维敏捷、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佳、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小记者报名参加。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工具。卡耐基在他的那本风靡全球的《语言的突破》前言中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本人的智力的技巧,而另外85%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
而未来社会,一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它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交往,对人的沟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语言教育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是发音和表达本身,也不只有朗诵、主持等固定形式,更在于对孩子综合语言素养的培养和展示。而模拟新闻发布会,无疑将成为全新的教学场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