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课件

上网导航 2023-09-13 282 0条评论
摘要: 大文斗范文网为你提供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希望给你工作与学习带来帮助,当然在大文斗范文网内还有更多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相关模板与范例供你参考借鉴。...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人在讲授该课程时进行了一些教学模式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企结合方面,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软件仿真实训、校企结合在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此课程最终目的要落实到应用上,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掌握网络的组建、配置和维护技能。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某些理论性知识相对比较枯燥,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学生难以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学生比较排斥,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同时动手做实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实际操作与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较差。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困难,我们不得不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教学计划和我校现有条件,利用网络实训室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每次上课既讲理论又做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理论知识,应用网络实训室的计算机硬件、虚拟机和其他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了理论教学。同时,我们还联系计算机网络公司,让学生参与到公司现有的网络工程中,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

二、教学改革探索

(一)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了研究探索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不完善,值得学习和探索的内容还很多。比如,我们在综合性实训项目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在知识性实训项目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虚实结合(虚拟技术与实际硬件结合)”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教学过程设计,实际上就是实训教学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训项目其实训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不同。

知识型的实训应以实训教学大纲为依据,通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后评价其完成效果,侧重于学生操作与教学评价两个环节。从而实现实训教学目标。

综合性实训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和方法来完成实训过程,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实训方案,学生自己确定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法、步骤,利用提供的设备和软件独立完成整个实训过程。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考核方法

逐步建立多样化实训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训过程与实训结果,激发学生实训兴趣,提高实训能力。根据实训课的性质和类型,应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评价:

首先对于知识类的实训项目应从平时考勤、书面作业、实际操作等多方面综合考核,全面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自我评价、团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其次是通过是否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来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以及服务质量评价表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一部分,考察学生的工作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应用能力。

(四)校企结合通过与企业签定协议,将网络工程项目引入实训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公司的网络工程项目的工程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工程测试、网络工程的验收等环节中,让学生了解网络工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工作需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工作经验和能力。通过为企业服务,增加了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进一步校企合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中职学校教师学习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

(五)师资培养

改变师资队伍技术水平低、工程项目经验不足的现状,建设一支职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丰富工程项目经验的师资队伍是迫切和必要的。我校根据师资具体情况,分批次、分层次地选派教师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到对口企业挂职锻炼;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内部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安排教师助课、指导实训、相互听课等教学活动,掌握教学新理念及方法,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能力,保证实训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

(六)实训环境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如果没有相应网络硬件、软件的支撑,实训教学设计再好,也无法实施,因此要创建实训环境,逐步完善网络实训平台。当然,如果学校的资金不足,也可以采购少量的网络设备,然后通过虚拟机技术、模拟仿真软件来实现实训教学,等学生熟悉了设备的配置后再到硬件设备上进行实训。比如,我们使用虚拟机来实现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训;使用Packet Tracer软件实现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实训,实践证明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三、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将着重点放在实践环节,同时也不能轻视理论教学,只有两者结合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个人认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符合其教学目标。在学校硬件环境的制约下,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基本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参加到具体的网络工程项目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 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第2版)

何文生主编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3]企业网搭建及应用宝典

邓泽国 孙绍志 杨显青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4]计算机网络(第六版)

谢希仁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第2篇:初中计算机教学课件

初中计算机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目的要求对计算机的历史和计算机的基本设置有所了解

(二)教材分析

重点:计算机的历史、分类、系统组成难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三)教学过程

一、电子计算机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高速而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来控制其操作过程的现代化电子装置,小学计算机教案(一)。

二、电子计算机的外形(提问)

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三、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态电子计算机,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称为”埃尼阿克”

四、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a、第一带电子计算机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运算速度低,昂贵,仅用于军事研究和科学计算。

b、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体积变小,成本降低运用范围逐步扩大。

c、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主要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消耗、价格迅速减少或降低,开始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教案《小学计算机教案(一)》。

d、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主要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普及到普通家庭。

五、计算机的应用

a、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

b、数据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的业务管理

c、过程检测与控制

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

e、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

f、计算机通信例如:internet发email g、多媒体的应用例如:计算机具备电视机、游戏机、传真机、电话机和vcd的综合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教案’计算机教案。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

[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课总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第3篇:认识计算机课件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课件”教学设计

本课件让我们学习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一步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掌握计算机常用设备的连接和使用方法。

1.认识计算机硬件

1.1学习准备

1.2任务实施

1.3 讨论与练习

1.4 探究与合作

1.5 小结与测试

1.6 自我评价

2.学习连接常用外部设备

2.1学习准备

2.2任务实施

2.3 讨论与练习

2.4 探究与合作

2.5 小结与测试

2.6 自我评价

第4篇:网络工程师课件

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1.计算机结构

计算机体系与组成结构与组成结构。CPU特性。指令系统。流水线技术

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

Flynn分类法:它是根据指令流,数据流和多倍性3方面进行分类的冯氏分类法:以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够处理的最大二进制位数分类 字串位串(字宽=1,位宽=1),字并位串(字宽1,位宽=1),字串位并(字宽=1,位宽1),字并位并(字宽1,位宽1)4种

1.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CPU

运算器负责完成算术,逻辑运算功能,运算器由ALU,寄存器,多路转换器,数据总线 控制器负责访问程序指令,进行指令译码,并协调其他设备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时序发生器,微操作信号发生器组成总线: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系统总线分类 数据总线(DB):用于传送数据信息 地址总线(AB):是专门用来传送地址的 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控制信号和时延信号

1.3 CPU特性

指令周期:是指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也称为时间周期

总线周期:是指CPU从存储器或I/O端口存取一个字节所需的时间,也称为主频周期 时钟周期:指的是CPU处理动作的最小单位(1)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

总线数据传输效率=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 **每秒传输8个字节

(2)计算系统速度(指令秒事务项秒)

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

1.4 指令系统基础

指令的基本格式是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操作码指出该命令要完成什么操作

地址码则提供原始的数据

指令系统中定义操作码的方法可以分为规整型(定长编码)和非规整型(变长编码)两种 指令系统中用来确定如何提供操作数或提供操作数地址的方式称为寻址方式和编码方式 操作数寻址方式

立即寻址:直接给出操作数而非地址

直接寻址:直接给出操作数据地址或所在寄存器号(寄存器寻址)间接寻址:给出的是指向操作数地址的地址

变址寻址:给出的地址需与特点的地址值累加从而得出操作数据地址

1.5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与CISC(复杂指令计算机)

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间P 编译后产生的的机器指令数I 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周期数CPI 每个机器周期的时间T P=I×CPI×T 1.6流水线技术

流水线技术是通过并行硬件来提高系统性能的常用方法 流水线的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

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影响流水线的主要因素(1)转移指令

(2)共享资源访问的冲突(3)响应中断

1.7 并行处理技术

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1)并行措施分类 时间重叠 资源重叠 资源共享

(2)主要并行技术(3)并行性的发展

单处理机 资源共享 资源重复 时间重复 多机系统 网络化 多机互联 功能专用化

2.存期器

存储器是用来保存原始数据,操作数据,结果数据的重要设备主要分为主存储器,辅存储器,Cache三种

2.1存储器系统特征

(1)存储器的存取方式 顺序存取 直接存取 随机存取 相联存取

(2)存期器的性能 存取时间 存储器带宽 数据传输率

2.2主存储器基础

(1)主存储的种类 RAM: ROM: PROM: EPROM: E2PROM: 闪速存储器:

(2)主存储器的组成(3)主存储器的地址编码

2.3 Cache(高速缓冲存期器,简称高速缓存)

(1)Cache原理,命中率,失效率(2)Cache存储器的映射机制

直接映射 全相联映射 组相联映射

(3)Cache淘汰算法 随机淘汰

先进先出淘汰淘汰 最近最少使用淘汰

(4)Cache存储器的写操作

在使用Cache时需要保证其数据与主存一致,因此在写Cache时就需要考虑与主存间的同步问题,通常使用以下三种方法写直达(写Cache时,同时写主存),写回(写Caech时不马上写主存,而是等其淘汰时回写),标记法

2.4磁带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是一种顺序存取设备,存取时间长,容量大,现在常用于备份。根据其读写方式的不同,它通常包括以下两种 启停式 数据流式

2.5 磁盘存储器

磁盘是最常见的一种外部存储器,它是由1至多个圆形磁盘组成(1)常见技术指标 计算磁道数:(外半径-内半径)*道密度*记录面数 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n*最内直径*总磁道数 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容量*扇区容量*总磁道数

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盘片转数 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2)磁记录方式 归零制 不归零制

不归零-1制

以上三种均为直接记录方式 调相制 调频制

改进的调频制

2.6 SCSI与RAID SCSI接口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简称,它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主要用于光盘机,磁带机,硬盘,扫描仪,打印机的设备。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支持多I/O任务并行操作。RAID是多台磁盘存储器组成的一个快速,大容量,高可靠性的辅助存储子系统。它通过利

用多磁盘来提高数据传输率;通过数据冗余与校验实现可靠性:通常采用专用的控制芯片,用SCSI总线与计算机系统相连 RAID级别 0级RAID 1级RAID 3级RAID 5级RAID 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

3输入/输出系统 3.1输入输出系统原理

(1)程序控制工作方式 存储器映射 独立编址 串行点名 并行查询

(2)程序中断工作方式 多中断信号线法 中断软件查询法 维菊链法 总线仲裁法

中断向量表法

(3)DMA工作方法 向CPU申请DMA传送

获得CPU允许后,DMA控制器接管系统总线的控制权

在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在存储器和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在传送过程中无须CPU参考,开始时需要提供传送数据的长度和起始地址 传送结束后,向CPU返回DMA操作完成信号

3.2 I/O通道技术

通道的功能

接受CPU的I/O指令,按指令要求与指定要求的外围设备进行通信 从主存中读出相应的通道指令,经译码后向设备控制器和设备发送各种命令 组织外设的状态信息,存入内存供CPU使用

将外设的中断请求和通道本身的中断请求按顺序报告CPU 通道类型 选择通道

字节多路通道 数据多路通道

3.3设备总线及系统总线

常见I/O总线类型 IDE SCSI PCMCIA USB 1394接口

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

计算机网络教学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计算机网络教案模板下载

计算机网络教学计划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上网导航本文地址:https://www.90xe.com/post/4278.html发布于 2023-09-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技术导航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