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威胁检测功能收录的所有漏洞,包括收集的公开漏洞以及收录的未公开漏洞。
二、漏洞类型
威胁信息安全漏洞划分为40种类型,分别是:缓冲区溢出、跨站脚本、DOS攻击、扫描、SQL注入、木马后门、病毒蠕虫、web攻击、僵尸网络、跨站请求伪造、文件包含、文件读取、目录遍历攻击、敏感信息泄露、暴力破解、代码执行漏洞、命令执行、弱口令、上传漏洞利用、webshell利用、配置不当/错误、逻辑/涉及错误、非授权访问/权限绕过、URL跳转、协议异常、网络钓鱼、恶意广告、网络欺骗、间谍软件、浏览器劫持、键盘记录、窃密木马、端口扫描、黑市工具、电子邮件、电脑病毒、网络蠕虫、文件下载、权限许可和访问控制、webshell上传
三、漏洞类型的判别过程
本指南中漏洞类型具有层次关系,在判别漏洞类型时可根据漏洞类型的层次树,自左向右依次进行判断。
具体过程如下:当进行到某节点时,(1)如果该节点为叶子节点,判断结束,漏洞类型为当前节点的类型;(2)否则该节点为中间节点,并且①根据漏洞信息无法进一步判断该漏洞属于当前节点的哪个子类型时,则漏洞类型为当前节点的类型;②否则,选择子类型节点,继续(1)和(2)。
四、漏洞类型描述
缓冲区溢出
描述: 软件在内存缓冲区上执行操作,但是它可以读取或写入缓冲区的预定边界以外的内存位置。某些语言允许直接访问内存地址,但是不能自动确认这些内存地址是有效的内存缓冲区。这可能导致在与其他变量、数据结构或内部程序数据相关联的内存位置上执行读/写操作。作为结果,攻击者可能执行任意代码、修改预定的控制流、读取敏感信息或导致系统崩溃。
跨站脚本
描述: 在用户控制的输入放置到输出位置之前软件没有对其中止或没有正确中止,这些输出用作向其他用户提供服务的网页。
跨站脚本漏洞通常发生在(1)不可信数据进入网络应用程序,通常通过网页请求;(2)网络应用程序动态地生成一个带有不可信数据的网页;(3)在网页生成期间,应用程序不能阻止Web浏览器可执行的内容数据,例如JavaScript,HTML标签,HTML属性、鼠标事件、Flash、ActiveX等;(4)受害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的网页包含带有不可信数据的恶意脚本;(5)由于脚本来自于通过web服务器发送的网页,因此受害者的web浏览器会在web服务器域的上下文中执行恶意脚本;(6)违反web浏览器的同源策略,同源策略是一个域中的脚本不能访问或运行其他域中的资源或代码。
DOS攻击
描述:拒绝服务攻击即是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 其实对网络带宽进行的消耗性攻击只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小部分,只要能够对目标造成麻烦,使某些服务被暂停甚至主机死机,都属于拒绝服务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