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流网站差异巨大电子商务 07 年蕴藏机会美国人发明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工具,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商业化之后,美国人在它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企业营利模式的奇迹;从完全抄袭美国模式到自己寻找真正合适的生存方式,中国互联网也在积极探索着。 在美国,我们找得到世界上最大的 Web2.0 网站,但却找不到像样的 Badware 传播者;在中国,我们找得到世界上最大的 B2B 网站,却找不到一个能营利的 C2C 网站。在趋同与存异的差异化中,究竟形成了哪些不同?又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不作比较,不知道世界如此不同。 门户网站:新浪 VS 雅虎 同样作为门户网站,雅虎开通了多个国家、多种语言的门户网站,而新浪、搜狐仅在中文世界有较大的影响力。二者的 2006 年 Q3 营收明显表现出差别来。新浪的广告(营销)收入仅仅相当于雅虎收费收入(2.1 亿美元)的大约四分之一,与雅虎主要营收即广告(营销)收相比更不成比例;雅虎的广告(营销)收入占其总营收的 86.7%,这说明雅虎的核心业务更加明确 ;新浪的广告(营销)收入只占其总营收的 58.3%,其余营收中,大部分来自电信增值服务,而这部分收入受到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的挤压,以及来自信产部对 SP服务商的清理,正在急剧下降。
尽管走了与新浪不相同的门户网站道路,中国第二大门户网站搜狐的营收组成仍然与新浪惊人地相似。这说明了中国门户网站的特殊生存环境。雅虎中国一直处于挨打地位,与其无法适应本土化思路有重要的关系。但从净利润来看,雅虎一个门户网站的净利润就比中国所有网站的净利润总和还要多,这是一个可怕的现实。 从核心竞争力来看,雅虎的访问量中,50%都集中于对信箱的访问,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难道外国人都只喜欢用 WEB 收信,从而为雅虎带来眼球和广告?要知道,新浪邮箱的访问量仅占其总访问量的 2%,因为新浪邮箱并未与其核心业务即媒体业务有较多的直接联系,即使其停止邮箱服务,所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微小。 新浪的流量中,虽然新闻主站的访问比例只占 13%,但事实上,新浪以自身内容制作和与第三方内容提供商合作而建立的页面的访问比例超过了 70%,在这方面雅虎仅有 3%,这明显反应出,国外的门户网站根本不是靠依新闻等媒体内容获得核心竞争力,因为会有更专业的新闻媒体专业网站来赚取这笔钱。 由此,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假如雅虎不再提供邮箱页面的登陆,它将损失一半的资源;新浪失去媒体内容,则离灭亡就不远了。 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新浪 Blog 的访问量上升之快。
这与新浪力图自行介入内容制作,大力推广 Blog 有很密切的关系。但因为推广 Blog 之后,新浪作为新闻仓库的推广空间变小,新浪的访问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雅虎搜索仍然是其重要的吸引客户的资源,虽然因为 Google 等新搜索商对雅虎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在新巨头的挤压下,雅虎可能更需要考虑的是开发有别于 Google 的新业务,找到新的核心。新浪搜索的访问量在中国市场上几乎微不足道,亦很难为新浪提供收入。在中国搜索被寡头垄断的局面下,连 Google 都在思考怎么活下去,更不用说爱问了。 尽管雅虎与新浪这两个门户网站的区别如此之大,但双方仍然有相同的地方,两家网站的首页访问量分别为新浪 5%、雅虎 2%。这说明访问这两个门户网站的网民的需求指向非常明确,网民成熟度都比较高。 IM:年轻的 QQVS 苍老的 Live 大学里的学生打招呼,“你 QQ 号多少?”,却不见说“你 MSN 几何”。相对于 QQ,MSN 被挤压在已经工作、有着稳定的朋友和工作圈的人群中,这被 MSN 人士称为“有高含金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