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华,女,1977年9月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江苏省线上线下一流课程《英语教学论》负责人。主要承担英语(师范)专业《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教学论》《中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等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英语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多次担任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及国家级、省市级英语教师培训主讲教师,带领团队与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一线中小学校开展教学教研合作,作为校外专家受聘于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常熟市实验中学、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等学校,具有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主持、参与多项省级及以上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国教师》等刊物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出版英语教师教育专著1部,英语教学理论教材2部。从教近23年,先后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常熟理工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学创新奖”一等奖、“三育人”奖、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教育实习优秀带队教师、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江苏省笔译大赛等各项学科竞赛中获奖,多次指导英语师范生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指导学生英语教学类毕业论文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
在教育的乐土中,袁燕华是众多耕耘者中的一个,作为学科教学论教师,她带领课程组在教学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为英语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迈好了第一步,也为他们未来的专业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立足培养目标,潜心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与英语师范专业培养目标,袁燕华在其任教的《英语教学论》课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尝试通过翻转型、项目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与多元评价方式的实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一线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设计编写教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培养的需要。
袁燕华在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中,不断对标,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教育教学文献,分享阅读反思;鼓励学生开展课例分析与教学研究,尝试撰写教学论文,加入微课制作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媒体技能和教学反思意识,为英语师范生奠定了可持续专业发展的基础,有效缩短他们的职业适应期。多年来,学生们对于袁老师的评价都是 “教学严谨”“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讲课生动清楚有趣”“和蔼可亲”“幽默”“内容丰富,重点明了”。《英语教学论》课程也在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袁燕华与课程组成员开发了《中小学英语课例分析与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教案分析与研究》《教育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训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将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也在各级各类考试、竞赛中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与肯定。
着眼学生需求,优化拓展学用资源
在课程教学中,袁燕华发现已有教材偏重理论,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掌握停留于表面,并不能真正内化,在实践中无法将所学理论灵活运用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教学实施中。因此,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他们在课程学习中的困难,开始着手编写校本教材,并组织学生使用和反馈,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2019年出版了更契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材《英语教学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
自2018年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以来,她努力拓展课程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她带领课程组建立了线上微课群,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包括主讲教师微课、优秀英语教学视频、英语教学理论讲解视频、课程相关文献、活动库与测试库等,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筛选、调整、优化,保证理实兼顾。此外,还编写了交互性更强的线上教材《中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线上自主学习与检测。2021年,这一教材被评为“蓝墨全国十大优秀云教材”,目前在全国217所院校的177个云班课中使用,教材质量受到使用者的一致肯定。
构建专业团队,打造职前培养平台
为了让学院师范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2012年起外国语学院成立TESOL研究团队。袁燕华担任团队负责人,一方面培养TESOL团队成员成为学科教学理论课程教师;另一方面借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理念,积极开展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合作,与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及一线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在院校合作的机制下邀请优秀一线英语教师参与课程教学、课程开发和教学研讨,打造师范生职前培养平台,由校内教师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校外专家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指导。目前,《英语教学论》课程中邀请了教授级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杨宇学老师参与教学,为师范生分享优秀课堂教学实录。此外,在每年的教育实习后还会邀请一线优秀英语教师来学院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和课例点评。
在院校合作的机制下,袁燕华还与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共建了英语俱乐部PETS课程,由外国语初中的英语教师和学院优秀师范生共同参与课程教学,为师范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了解、参与一线英语教学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共有五届英语师范生参与教学,其教学实践与管理能力受到一线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肯定。
在院校合作的过程中,袁燕华也带领团队成员与一线教师共同申请项目,完成教学教改论文,共同完成英语师范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研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师范生教学。这一合作项目获批常熟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钻研学科竞赛,托举学生专业发展
反思意识与教研能力是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动力,袁燕华在课程教学之初即向学生传递“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将文献阅读、教学研讨、教研论文撰写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她编写出版的《英语教学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和《中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两部教材都请师范生提供教学案例,进行试用与反馈,一方面提高了教材编写质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教学研究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多年来,她积极响应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方针,与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学生各项学科竞赛的指导,共指导英语师范生获江苏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获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一等奖1项、优胜奖1项。同时,她还指导师范生成功申报多项省级重点、省级一般及校级大创项目,在大创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也大大提高。
关心学生就业,心系学生职业成长
课堂内,是“良师”,课堂外,是“益友”。袁燕华在担任2015级英语(师范)2班班主任期间,班级获常熟理工学院“优秀班集体”、沙家浜团支部、江苏省“优秀班集体”,她也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面对学生们在考编、考研巨大竞争压力下的困惑和焦虑,她总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和经验,耐心倾听,正向引导,及时帮助。作为拥有丰富教资面试经验的考官,她还经常为学生的教资、考编面试提供建议与指导;对于有志考研的学生,她也常与他们讨论考研计划,确定考研目标,制定考研复习方案,并且为学生联系学长学姐获取考研经验。
二十多年植根于师范教育,默默耕耘,袁燕华目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出母校,心有不舍,却更满怀希冀和祝福。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已成为各自学校的教学中坚力量,成长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甚至当上了学校的校长,但当他们在教学中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总会想起与袁老师分享她们的喜悦,在遇到教学和职业发展的瓶颈与难题时,也总会与袁老师交流,而她也总是像一位留守在原地的大姐姐,倾听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她的智慧,予以共情、予以支持、予以抚慰,陪伴他们走过专业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她用行动告诉他们,“只要你们需要,母校一直都在,老师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