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高职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编写了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系列教材。本系列教材自出版以来,以其内容适用、方便教学等特点,受到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政策措施; 11月7日至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会议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自2005年1月1日起,财政部相继颁发的3项新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正式实施; 2006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的新的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为了贯彻落实《决定》和会议精神,也为了适应我国近几年来经济政策的变化、法规制度的修订,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召开了此套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系列教材再版工作会议,对再版教材提出了以下几个具体要求:1. 内容适用、与时俱进。
再版教材反映了最新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制度,力求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2. 注重实务、突出案例。以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来决定课程内容,着重理论的应用,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细化关键职业能力和课程实训。通过案例体现书本知识和实际业务之间的“零距离”,实现高职高专以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根本任务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3. 资源丰富、方便教学。教材再版时,要求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主教材、实训、习题答案、模拟试卷、教学课件等,以方便教师教学。4. 形式新颖、师生互动。再版教材采用师生互动、灵活多变的编写形式,穿插多样的提示模块,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同时着力改善教材的视觉效果,用新的形式衬托教材的创新,便于师生互动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本系列再版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自学进修和岗位职称证书考试的教学用书。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高专层次的人才需求会进一步扩大,高职高专教育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系列教材也将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断更新再版。希望本系列教材能为发展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培养21世纪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第二版前言《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版于2004年9月正式面市以来,得到了来自一些高职院校的共同关注,国内不少开设财务会计、财务信息管理、税务会计、投资理财等专业的高职院校把它作为指定教材。2007年1月1日财政部实施了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下,编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仔细酝酿后,对《中级财务会计》一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对第一版在体系和局部内容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进而推出《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全书共12章,由三大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会计理论部分;第二模块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部分;第三模块是财务报表部分。第一模块会计理论,即第1章总论。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章内容对于刚开始接触财务会计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稍有困难,可通过以后的学习慢慢消化。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再回过头来体会本章内容,特别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才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概念有全面了解,了解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五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与会计实务直接联系的会计理论内容。
第二模块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即第2章货币资金、第3章应收及预付款项、第4章存货、第5章固定资产、第6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第7章投资、第8章流动负债、第9章非流动负债、第10章收入、费用和利润及第11章所有者权益。本模块主要介绍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记录。该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核心,也是学习的难点所在。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负债表各要素和利润表各要素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第三模块财务报表,即第12章财务报表,是在对会计对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本章内容是前面章节内容的综合反映,是本书的重要内容。本章以一个综合的实例及若干小案例说明四大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财务报表内容及列报的基本要求,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性质、作用与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第一版相比,本版修订工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内容新颖全面,适用面广本书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法规依据,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结合大量会计实务,由来自企业一线的优秀兼职教师和编者共同进行编写大纲的规划和设计,以学生就业岗位调查和素质、知识、能力的分析为依托,根据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企业会计实务框架体系,把每个会计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中级财务会计》的教材体系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财务会计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核算方法,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所有者权益、财务报表列报等内容。
2构建网络平台突破根据单一纸介质教材进行教学的模式,构建网上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有建设理念领先、功能齐全、方便实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与本书配套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该网站设有课程标准、网络课件、视频教学、实践教学、习题试题、会计视野、互动教学等模块。涵盖了课程的所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辅导与考试、课外知识扩充等方面的内容,为实现课堂重实训,讲授突出重点,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训练、研究性学习和扩充性学习,以及和教师交流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远程会计教育平台。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图做到由浅入深,系统完整,注重实务性、可操作性。同时,考虑到读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分别选用了深度不同的阅读材料和实例,并在每章后附有本章小结和习题,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本书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强老师担任主编,对全书初稿进行修订、总纂并编写了第1章、第3章、第4章和第10章。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胡玲敏老师编写第2章。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王茜老师编写第5章和第6章。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江焕平老师编写第7章和第9章。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李娜老师编写第8章和第11章。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罗丽娟老师编写第12章。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及相关院校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并借鉴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的相关观点,以及会计法规辅导讲解资料,编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限于编者认知水平及能力,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8年2月第一版前言“中级财务会计”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该课程是以财务会计的目标为导向,以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目标、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又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的处理方法,获得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以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就是根据上述课程教学目标组织编写的。本书以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为导向,以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结合大量会计实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原理、原则和核算方法,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会计报告,以及企业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内容。
本书编写过程中,力图做到由浅入深,系统完整,注重实务性、可操作性。同时,考虑到读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分别选用了深度不同的阅读材料和实例,并在每章后附有小结、复习思考题 ,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本书主要是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员提供通俗易懂、方便自学与自我训练的教学用书;也是为财务会计或其他经济管理等专业本专科函授、夜大、自考学员提供一本不错的实用教学或参考用书。同时还配有《中级财务会计实训教程》,作为本书配套的模拟实训教学用书,可帮助读者快速提高会计实际操作的能力。本书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强担任主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江焕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李娜担任副主编,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谢国珍和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丁婷参加编写。陈强对全书初稿进行修订、总纂,并编写第1、2、5、6、7、12、13章,江焕平编写第9、14、15章,李娜编写第8、11章,谢国珍编写第3、4章,丁婷编写第10章,江焕平、李娜参加校改了部分书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及相关院校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并借鉴了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的相关观点以及会计法规辅导讲解资料,编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限于编者认知水平及能力,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4年8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