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角度的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研究.doc

上网导航 2023-10-05 303 0条评论
摘要: 基于用户角度的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研究第25情报科学Vo1.25,No.1January...

基于用户角度的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研究第25情报科学Vo1。25,No。1January,2OO7基于用户角度的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摘要:在当前网站易用性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网站易用性定量测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网站易用性直接定量测度难题,阐述信息距离基本理论及测度方法,以此为基础首次建立直接定量测度模型,即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最后对两个应用实例进行测算。本文为网站易用性直接定量测度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方法。关键词i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中图分类号:TP393;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1007—7634(2007)01—0139—07DITMeasurementModelofWebsite'SEaseofUseBasedOnUser'SAppraochCHIZhong一聊l,WANGHuan—chea(AntaiCollegem佣&Manageng~,ShanghaiJiaotong,S^喇200030,)bs嘣:Throughreviewingthem~。archofWehsite'8EaseofUse(WEU),thepaperanalyzesandpointsouttheproblemexistedinquantitativerneastucnmntofWEU。

TosolvethedirectquantitativeIIStateTransition(D1T),andbuildadirectquantitativemeasurementmodelofWEU。FinallythepaperuthismodeltocalculatetheD1Toftwoe~amples。ThispaperpresentsanewstudyapproachofdirectquantitativeHlea飘lr目础Itofstatetransition;mcastLrementmodel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网络技术进步和互联网迅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上网日益便捷。2006年我国网民人数激增至1。23联网网站也激增至2006年的78。84从网站服务内容看,更是涉及了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即时通讯,影音娱乐,文件传输及网络游戏等项目,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服务也日益频繁…,互联网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融合日益深人。从互连网诞生起,对网站测评的研究从未中断。随着网站技术,功能及内容发展的日臻完善,其研究重心逐渐从开发技术,信息内容转向日益注重从用户角度评价网站价值,网站易用性和网站安全性更是当前研究的两大焦点。

本文着重研究网站易用性(Wehsite'sEaseofUse,本文简称删)定量测度问题,根据信息距离理论提出WEU直接定量测度思路及测度模型,为WEU测度及评估提供全新的理论及方法。收稿日期:2006—09—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责助项目(7l533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责助项目(7045(gD1)作者简介:池忠仁(1973一)。男,浙江全华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组织信息化,业务流租重组研究;王洗尘(1933),男。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信息化,系统方法论,可持续发展等研究。140情报科学25网站易用性研究综述纵观当前有关WEU研究,主要为两条种路径,是沿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二是沿用户接受使用网站行为推进。对网站建设起控制和规范作用,并能促进网上信息服务业发展和网络资源优化配置。因此,网站运营方,监管方及用户都需要关于网站的客观评价。根据互连网信息资源产生,组织,传递与使用特性,当前网站评价主要包括网站内容,操作使用,使用成本三个方面,并按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依次删与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嚣标体。。典型的网站三级网站评价结果有助于降低用户信息收集成本,其他网站评价指标体系与上述思路基本一致。

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实用性符合实际需要。主要使用对象,效甩层次全面性学科领域。广度,深度,提供原始文献。包古各种电子文献网站内容准确性网站设立目的,正确真实客观,语法及拼写。信息核实度权威性可靠,可信度,信息提供者声望(0。4)瓿颖性更新周期独特性个性化稳定性稳定提供资源,网址稳定程度导航设计内部链接丰富,链接资源与主题相关。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具有吸引力操作使用信息资源组织框架结构清晰。按主题,学科分类,资谢【分类科学合理(O。4)用户界面界面友好。使用指南,导言等帮助信息。有图表或目次检索功能检索方式多样,响应速度快。下载速度快,可从其他镜像查阅网站内容技术支持对软硬件及网络条件要求不高。使用多种品牌和版本的浏览器浏览(O。4)连通成本网站图像量适中,连通快捷从目标层看,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当前网站发展实际,评价的核心是网站内容,其重要性不言白明。考虑目前互连网多为免费提供信息服务,用户使用成本主要是软硬件成本和连通成本,在三者中所占比例较低也可理解。在互连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站内容不断丰富,服务功能不断扩充趋势下,网站操作使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相同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条件下,网站操作使用的便捷性成为当前用户关注焦点。

据表1所示。WEU要取决于导航设计,信息资源组织,用户界面,检索功能4个方面。1。2WEU与TAM模型及用户满意度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Aceeptan~Mode,TAM)是1986年Davis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后于1989年进行扩展,TAM模型用于解释,预测用户接受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决定因素。TAM模型含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两个白变量,使用态度,行为意图,实际使用三个应变量以及外部变数这一外部变量,模型见图1所示【4】。感知易用性指潜在用户感知学习使用系统的容易程度,感知有用性为潜在用户感知使用系统对其效用的提升程度。TAM模型指出效用和易用性是用户是否采用信息技术的两个决定性因素。2003年IJes,h1g。ham和CoUerette三人收集分析了1980--2003年间的TAM相关研究,证明TAM是有效的理论模式【酣。其他有关研究也证明了TAM模型的因果关系n】。图11蜘模型将TAM模型应用于网站分析,如果网站服务的易用性和效用无法弥补获取服务所需付出的代价,那么用户将放弃使用网站服务。由此,WEU与网站效用一样成为衡量网站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李纯青等验证了WEU对其服务质量的影响仅次网站安全性【8】。

马彪等认为使用方便性成为衡量用户感知数据库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而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顾客预期共同决定了顾客满意度o1。3WEU测度方法及存在问题根据上述研究综述,WEU在网站评价,服务质量评价及用户满意度测评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能对WEU进行直接定量测度,则对网站期基于用户角度的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研究141运营商,评估机构及用户均意义重大。WEU 定量 测度目前主要通过专家评价及问卷调查获取原始数 据【2】。专家评价法依赖专家知识和经验,其局限性 十分明显,专家团的组成,代表性及权威专家的意 见均会影响评价的公正性。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则 深受问卷设计及被调查者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WEU。 WEU 定量测度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四步进 行:首先将易用性目标分解为递阶层次结构并为指 标分配权重;其次确定底层指标赋值方法;随后确 定易用性判别标准;最后通过专家评分或问卷调查 获取原始数据计算易用性并按判据评价WEU。 假设WEU 分三级指标,底层指标划分A(非 常方便),B(方便),c(一般),D(不方便),E (极不方便)五档。WEU 定量测度模型如下llo】: v=100(eieSii) =aA+bB+cC+dD+eE 1。

ij=1,(i=1,2,…,m)IJ=1La+b+C+d+e=10o 其中:1)V 为WEU 评价总分,ei,e 各为二 级,三级指标权重,si{为三级指标得分; 2)设定A=1。O,B=0。75,C=0。50,D= 0。25,E=0。0; 3)设定WEU 优秀判据:a85;良好判据:a +b85,a85; 合格判据:a+b+c85,a+b85;不合格 判据:e15,a+b+c85;极差标准:e15。 分析以上测度方法与模型可发现:专家评价法 及问卷调查法都属间接方式,主观打分法过于依赖 人为因素;上述方法测度结果能否客观反映网站实 际易用情况值得商榷。 信息距离的基本理论WEU 的测度虽受主观因素影响,但仍有客观 规律可依。WEU 定量测度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缺 乏测度理论和方法支持,信息距离理论的出现为直 接定量测度WEU 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撑。 2。1 信息距离理论突破点 ShaIlnon 认为信息表针信源的不确定程度,获 取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由此Shannon 定义 了信息量测度公式。假设随机事件xl,发生概率, 则随机事件自信息量为I(x1)掌一logP()。自 信息量取其概率负值,I(x1)非负,对数底为2, 单位为比特(bit)。

进一步Shannon 从数学期望角 度提出信息熵H(x)概念,集x 上随机变量I (xi)的信息熵测度公式为H(x)--E[I(x1)]= E[一logP()]=一p(xi)logP()【1。 Shannm信息熵在通信领域应用极为成功,但 在管理,控制及运作方便性等领域却很难应用。这 些领域信息定量测度一般需围绕"目标状态"展 开。需在定性上澄清"状态信息量"和"到达状态 所需信息量"两个概念。 2004 年王浣尘教授提出了区别以上两者的信 息距离理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开展了新的信 息测度研究,随后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信息距离理 论【1。信息距离理论使管理,控制及运作方便 性等的直接定量测度成为可能。 2。2 信息距离理论基本概念 信息距离理论有关基本概念具体如下ll4】: (1)信息状态(Information—state):一事物所 能出现的状态。X={xl,x2,…,xi,…,};X 为信息状态集,)【i 个信息状态,i为信息状 态序号,n 为信息状态总数。 (2)信息状态转移(Infore'ration—stateTransi。 ti 椰):一事物所实现状态在其可能出现的多个状态 之间发生的变化。

(3)信息状态转移距离(TheDistanceofInfor- matioll—stateTransition,DIT):对一事物信息状态 转移所遇障碍的测度,简称信息距离。 信息距离理论选择对信息状态转移概率取对数 来测度信息距离。一般取对数底为2,信息距离与 信息熵量纲单位一致,考虑两者内含不同,DIT 论将其量纲定义为"递特"(air)。假设一事物从状态xi 转移到状态的概率为pij,则信息距离D1T l2",n;pijl考虑多个信息状态间的转移,相应有转移概率 矩阵P 和信息距离矩阵D,各定义如下: 142 情报科学25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上网导航本文地址:https://www.90xe.com/post/5581.html发布于 2023-10-0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技术导航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