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大典型案例有你家孩子中过的招吗?上海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
新民晚报新民网2021.09.0616:55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被无良广告骗取时间和金钱,被色情暴力内容惹乱心绪,深陷网络“饭圈”无法自拔……如今的青少年成长和网络密不可分,但网上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在今天启动的2021上海市网络举报宣传月活动中,上海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
手册整理了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日常受理的涉未成年人专项举报信息,同时结合中央网信办专项行动中提到的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 心健康的突出问题,梳理了7个典型案例,希望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上海网信办表示,上海也将开通举报专线,拟联合团市委12355“青小聊”热线与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55056666合作,建立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信息联动机制,以热线互通、青少年问题专家合作咨询等形式,在更广范围内受理困扰未成年人的网络不良信息投诉。另一方面,上海也将广泛召集家长、教师代表加入网络清朗空间守护志愿者队伍,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织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保护网,推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参与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
【七大案例如下】
1、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
【典型案例】网民举报,某直播平台一名ID为“真的不是小鱼干”的主播疑似未满十四周岁。该主播有近万名粉丝, 其中网名为“四叶草”未成年粉丝为该直播平台投票活动多次充值、刷礼物,涉及金额80余万元。
2、未成年人在线教育平台问题
【典型案例】网民电话举报,孩子在某教育直播平台上网课时突然弹出裸聊色情视频,且发现在该网课页面中, 还有部分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疑似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充值。
3、儿童不良动漫动画作品问题
【典型案例】网民举报,某视频网站的儿童动画专栏疑似发布儿童“邪典”视频,对芭比娃娃、小猪佩奇等卡通形象进行二次加工,与原本动画中温馨的家庭互动不同,此类视频中充满了暴力元素,还含有一些性暗示的内容。4、论坛社区、群圈等环节危害未成年人问题
【典型案例】网民举报,某社交平台存在大量以“撩汉、撩妹套路”“情侣开车”为配文的萌娃表情包,且平台存在利用算法为浏览过相关内容的用户推荐大量类似表情包的情况。
5、网络“饭圈”乱象问题
【典型案例】网民举报,某明星团体粉丝后援会的超话群鼓励粉丝应援集资,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大额追星消费。除了花钱买该明星各种代言产品、杂志之外,还被诱导加入粉丝互撕大战。且相关群里大多是未成年人,年纪最小的还在上小学。
6、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问题
【典型案例】网民举报,某社交平台上存在不少LGBT(同性恋爱交友群体)亚文化社交圈组,存在疑似12岁未成年人发布的LGBT类交友自拍图片信息,这些交友信息中亦有不少涉及未成年人的文字内容,评论区一片污言秽语,甚至还有人身攻击、质疑辱骂的脏话。
7、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效能发挥不足问题
【典型案例】网民举报,某网络游戏的未成年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平台虽然设置了禁玩时段,但只需输入密码即可解除限制,且存在未强制实名认证的问题。举报人在游戏平台举报后,客服推诿不予解决。